华西医院是我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近年来不断创新优化门诊预约体系、多学科联合门诊、通科门诊、日间手术流程等医疗服务模式,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在成人活体肝脏移植、肺癌外科和微创治疗、心脏介入治疗、脑神经外科及功能神经外科、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胃肠微创手术、临床麻醉、功能磁共振、核医学等多个领域处于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华西医院急诊排班优化需求
排班是医院的一项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精确的预测来完成医护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一直以来,排班都是一件看似简单,但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对于排班者而言,排班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业务匹配和人员的自身利益,而在排班期间各种人员的异动情况、不同的排班规则都让其深受困扰。
华西医院急诊科业务较为繁忙,为了保障业务的开展,医院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岗位排班策略。然而目前采用的人工排班模式,排班负责人要与轮转医生进行线下交流,难以跟踪轮转医生的数据动态。同时排班规则又较复杂,轮转医生的数量巨大,排班负责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制定合格的排班计划表。
为更好的管理轮转医生的值班情况,以及提升排班负责人的排班效率与质量,华西医院希望通过建设信息化排班系统,以满足轮转医生的数据在线采集、医生值班报名管理、急诊科排班表管理等业务。
基于多目标资源求解算法平台的智能排班系统
结合华西医院的实际业务需求,富通东方基于自身多目标资源求解算法平台建立智能排班系统,以急诊科线下值班流程为基础,形成统一的医生、排班数据信息,并结合医生的实际情况,动态匹配业务规则,设计了一套满足医生、急诊科岗位排班要求为目标的信息管理系统。
多目标资源求解算法平台是富通恒先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的一款企业级的资源规划调度平台。起源于多目标优化理论,主要面向资源分配、规划调度类问题,首次将多目标优化理论、AI算法、知识推理技术结合,针对各类业务场景,构建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在规定时间内得到精确可行的优化方案,解决多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优化决策问题。
01 用信息化系统排班避免无独立岗位的情况
由于医生资源紧张,医院未设置独立的排班医生岗位,由总院前医生兼职排班工作。而排班业务复杂,每次在下一轮总院前医生轮值该工作时,需由前一任总院前医生进行业务培训。新的排班医生需要理解大量的排班业务规则,以及熟悉轮转医生的动态情况,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编排排班表。通过建立一套信息化系统,将线下的业务规则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系统可识别的规则文本,使排班医生在无需了解岗位排班规则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系统排班。
02 对轮转医生进行线上管理避免排班冲突
由于排班策略规则多达几十种,待排班医生的数量较大,并且待排班医生的信息又在发生动态变化,排班医生需要让每个排班岗位上的人员都满足这几十种规则,其难度极高,所以人工排班极易出现违反规则的情况。通过该系统建设,对轮转医生的状态进行线上管理,自动的检查排班策略,可以有效地避免医生的排班冲突。
03 建立轮转医生自动选班机制提升满意度
目前对医生排班采用的是手工方式,对医生的排班难免带来不公平的情况,通过采用电子排班系统取代手工排班,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这种新排班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理念,系统不仅能显著提高排班工作的效率,还能保证排班的公平性,有效提高医生对排班的满意度。智能排班系统通过整合医生及急诊科排班业务数据,建立了一套医生与急诊科排班业务往来的数据流,完成医生与急诊科的线下线上互通;通过对数据信息流的管理,降低急诊科的值班排班管理工作任务;建立医生值班信息库,进一步优化医生的值班表,更加合理的计划安排医生值班任务,有效地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
目前该系统在华西医院急诊科3000班次、200名医生、30条规则的规模下,可以在180秒内完成所有区域的自动排班、医生分组,并生成排班表。
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建设
2019年,国家卫健委明确了我国智慧医院的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三大领域: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
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主要是指医院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它作为智慧服务和智慧医疗的重要支撑体系,是医院各部门管理不断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诉求,并将大幅度提升医院整体运行效率以及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结合传统医疗供需难题以及长期服务医疗机构IT运维建设的实战经验,富通东方目前正在将知识图谱、算法模型、OCR、NLP、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医疗行业的创新业务,赋能智慧医院建设。
未来,富通东方将持续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与产品优势,参与到医院的“智慧管理”建设中,帮助医院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